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手機選單
:::

重要活動

    正視歷史化解爭議 南臺灣首場深探轉型正義座談會 列印
      資料更新時間:107-03-18 13:59 聯絡人:研究部莊建華 聯絡資訊:07-5312560 #315

    時屆二二八事件71周年,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高史博)以「二二八事件之外的『家』與『國』為題,並為使民眾了解「轉型正義」的內涵,透過其他國家的案例中尋思臺灣本土轉型正義之路,於3月17日下午2時起至18日兩日,假歷史教室舉辦南臺灣首場探討轉型正義的座談會。

    3月17日首場座談會中邀集許雪姬、李筱峰、蘇瑤崇、陳儀深、蘇瑞鏘等重量級學者專家與會,從國外案例、法律實務及歷史調查等各面項進行討論。不當黨產委員會副主委施錦芬、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執行長葉虹靈、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任陳俊宏、高雄二二八關懷協會理事長涂世文、海外二二八遺屬返鄉團團長王文宏與多位二二八事件受難家屬亦到現場關心本次座談會議題。透過論述集思廣義,供市民省思推動轉型正義迫切性,並化解爭議,達到真正的和解共生。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王文翠致詞時表示高雄是民主發展的萌芽地,許多重要政治事件都在高雄發生,她並引用南非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為例,希望透過促轉條例的頒布與施行,政府應協助在二二八事件中遭受不平等待遇的受害者恢復名譽,給予公平正義的交待。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許雪姬肯定高史博發起本次座談會的意義,因此處曾是二二八事件重要歷史現場,許多社會菁英在此遇害並遭受不公平對待,她強調「臺灣社會應加深加害體系的研究,並正視促轉條例對於社會的影響。」 今日座談會專題演講 ,更邀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儀深教授,詳細地說明對於促轉條例之立法核心精神、意義象徵與社會脈絡,進行精闢的解析與分享 ,讓與會學員更完整理解條例的架構與內涵 ,引發對於轉型正義議題的反省與思考 。

    106年12月5日,立法院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促轉條例),要從開放檔案、清除威權和平復撫慰不公不法方面,將1945年至1991年的迫害人權史全面恢復。這項條例之通過,代表台灣開始能夠還原歷史真相,正視是非功過,落實轉型正義。對於國家社會和個人,有助於釐清、平復被人為遮蓋著的過往,對於國家未來的發展,族群的進一步融合,臺灣人意識的形塑,有著深重的意義。

    18日的第二場座談會後將安排與會民眾參觀兩處不義遺址,分別為代表二二八事件的「壽山紀念碑」及白色恐怖的「鳳山招待所」(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1947年3月6日涂光明、曾豐明為求穩定高雄市秩序曾到高雄要塞司令部要求不派兵鎮壓,卻遭到逮捕槍決。鳳山招待所更是白色恐怖時期作為偵訊及拘禁軍中思想犯及政治犯的場域。藉由親臨不義遺址的歷史現場,更能感受威權時期政府如何透過不公義的手段侵害人權,祈讓與會市民了解政府推動轉型正義的決心與必要性。

    望藉本次座談會,讓民眾真正了解轉型正義對於國家推動民主化歷程的重要性,唯有正視歷史、消彌歧見、化解爭議、放下仇恨,才能真正達到推動轉型正義的目的。座談會相關訊息與議程活動,詳情請見高史博官網(http://khm.org.tw)或臉書搜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粉絲專頁。

    上版日期:107-03-18
    :::